close

011.jpg

陰陽交際、寒氣既消,溫不至熱,於時享宴,則曼頭宜設。 
這是最早見於西晉的《餅賦》起源。
饅頭古稱曼頭,有包子與饅頭共稱,區分於有餡或無餡。
饅頭有稱蠻頭,意指諸葛征孟獲之祭,今訛稱為饅頭。

無論如何,饅頭就是麵粉與水發酵之麵食,
在我們小時候可也茲茲瞧著眷村有眷補麵粉之家、
或跟著大孩子去上教會.或可分得美援麵粉。

這日,我表姐偷偷塞給我媽一袋黑索索什物,
原來是台東柴燒黑糖,本用來冬日沖泡與薑同飲,而我,
當然用來製作自小最愛的黑糖饅頭。

012.jpg

這樣做~
1.黑糖粉豪邁地用半杯,加入少許水攪拌成黑糖水約成35克,備用。
2.中筋麵粉300克,加入170克鮮奶或水、1克的即溶酵母和一咪咪鹽與15克油揉成光滑麵糰。
3.蓋上溼布或置於電鍋中發酵一小時呈兩倍大。
4.麵案上灑上少許麵粉,將發酵後麵糰取出,搓揉出空氣再呈光滑麵糰。
5.將麵糰分割成10等分,做成自己喜歡的樣式後舖上防沾紙.置於蒸籠。
6.再靜置約15分鐘,這個叫做最後發酵。
7.水滾後,以中火蒸約12分鐘關火。
8.蒸籠開一小縫散氣,大約5分鐘後再開蓋以免麵糰收縮。

我們會警告那些急急於開蓋的人說,小心饅頭"啞"了,
意思就是冷熱空氣相交過大,會使得饅頭緊縮皺皮。
這樣的黑糖饅頭有股天然黑糖香氣,比較市面上的黑糖饅頭那種化學焦糖味道,
要真實許多,在紋理上也更絲絲入扣的扣人心弦了。

69406859_3521485711210210_7370170872142757888_n.jpg
下回,我們再一起動手做其他口味的手工饅頭與包子~ 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neju 的頭像
    janeju

    擇一事、終一生 janeju趴兔

    jane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